海水領域 SeaFishZone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查看: 3340|回復: 1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解開一種烏龜疾病之謎 [複製鏈接]

超級版主

永久禁言

Rank: 8Rank: 8

最佳新人 活躍會員 熱心會員 推廣達人 宣傳達人 灌水之王 論壇元老 開網功神
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12-1-12 00:59:17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
作為一隻海龜可並不容易。牠們的蛋在沙質巢穴中,被捕食者和偷獵者挖掘出來;竭盡所能移動著鰭肢往等待著牠們的海洋而去的小海龜,有鳥類和螃蟹在旁伺機突擊;而海洋中又有鯊魚潛伏著。



照片來源:Mila Zinkova
彷佛這樣還不夠糟糕,1980年代初期在海龜——尤其是綠蠵龜——罹患纖維性乳突瘤症的報告中,發現這種症狀有大幅上升的情形。這種疾病在1938年首次報導,不過一直以來很少見;但是,突然之間世界各地的綠蠵龜,特別是在溫暖的氣候下,在牠們的頭上被發現長出了這種疾病的明顯特徵,如菜花狀的腫瘤。當它們往外長,腫瘤本身並沒有直接的致命性,但是它們的大小和部位——主要在於眼睛周圍和頸部及肩膀上——干擾了烏龜視物和飲食的能力,因此經常造成致命的後果。但如果罹病的海龜被捕獲並移除腫瘤,這些動物最終可以康復並釋回海上;不過,如果腫瘤往內成長,死亡是無可避免的結局。
起初,這種疾病的原因是一個謎。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與位於Marathon Key的烏龜醫院的研究確定,這種疾病會在烏龜之間蔓延,因此是一種致病因數;這種因數在當時確定是一種皰疹病毒的形式。
但是,為什麼這種疾病會在1980年代突然大幅上升呢?是否有一種環境的因素,創造出條件更有利於病毒發展或傳播的某種變化?《PLoS One》期刊近期的一篇文章似乎已經找到了答案。
纖維性乳突瘤症的發生率與烏龜的大小和年齡有強烈的相關性:就某些間距而言,這種疾病好發在幼小和剛成長的烏龜身上。就在這個成長期,綠蠵龜在遠洋海域度過牠們最初的幾年之後,返回沿海的環境;此外,van Houten和同事們發現這種疾病在某些特定的沿海地區有很高的發生率,但是在其他的地區則沒有。這些疾病發現的地方,經常是那些農業發展導致營養物質,尤其是氮,的徑流率較高的地區。
水中的氮增加,刺激了在1950年代取得立足點的非本地物種的藻類成長,到了1970年代,它們成功戰勝了本地物種。現在,這些本地物種在某些地方占綠蠵龜食物來源的90%以上。這種突如其來的成功關鍵,在於這些藻類能夠以精氨酸的形式吸收和儲存多餘的氮,病毒學研究已經證明這是皰疹病毒成長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氨基酸。
找到問題的原因是一回事;制定一個解決方案,特別是交纏著惱人的營養物污染和入侵物種的議題,又是另一回事。但是,van Houten和同事們下定決心,要回答並解決這個懸而未決的30年謎團。
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沙發
發表於 2012-12-14 11:12:33 |只看該作者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Archiver|手機版|SeaFishZone 海水領域™

GMT+8, 2024-5-5 02:33 , Processed in 0.023660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頂部